(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一日訊)--澳門自來水密切跟進並持續加強監控大水塘藻華及死魚情況。化驗人員對藻華形成及魚類死亡原因作進一步分析,得出的結果加強了對初步分析的肯定,即水塘中的斑鰶主要因為大量進食藻類而造成消化不良,導致身體不適而死亡。如果酷熱天氣持續,預計有關情況仍會維持一段時間。澳門自來水加強了對大水塘的清理和水質化驗及監測工作,確保大水塘的水質安全。水質化驗結果顯示,大水塘的水質狀況一直符合安全標準。
澳門自來水在過去一周進一步分析藻華現象及魚類死亡情況。從科學角度及方法進行實驗、整理數據、比對結果,得出的結論加強了化驗人員在首階段的初步判斷。近期大水塘出現微囊藻藻華增加的情況,導致斑鰶食物結構突然改變成以微囊藻為主要食物。然而,由於微囊藻表面有膠膜包裹,不易消化,加上解剖檢驗結果顯示死魚的腸臟內食物量偏多,故此相信該種魚類因食用過多微囊藻,造成消化不良而死亡。事實上,斑鰶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偶而亦會出現因氣溫驟變導致斑鰶大量死亡的報導。
本澳地處南亞熱帶,常年氣溫較高,每年4至6月大量降水,帶入大量營養鹽進入水體。隨著6月氣溫驟然升高,陽光強烈照射,水溫逐漸升高,為某些藻類的大量和快速增殖提供了非常適合的條件。根據化驗室對流入大水塘雨水的監測數據顯示,流入的雨水中含有較高的有機物營養鹽對藻類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因此,如果天氣持續酷熱或降雨,水塘的藻華現象將會持續,出現死魚情況亦會維持一段時間。澳門自來水會加強管理工作,增加巡查和清理大水塘次數。
儘管大水塘的水質一直符合安全標準,為貫徹優質供水的宗旨,現已暫時停用大水塘原水,市民可放心用水。澳門自來水與海事及水務局和民政總署會繼續保持密切溝通,持續加強對水質的監察和檢驗,共同確保供水水質符合飲用及衛生標準,並適時對外通報最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