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水資源短缺,特區政府一直多管齊下,包括推出分類及階梯結合的水價機制,推動社會各界節約用水,致力構建澳門成為節水城市。為進一步提高水價機制的節水效益,經科學調查和研究、充分評估各類別水價的調整方案的節水推動力、以及了解社會各界的意見後,特區政府將於今年十一月起調整水價機制中各類用戶的水價,加強水價機制的經濟槓桿作用,提高節水推動力。
科學研究結合社會意見 調整各類別用戶水價
分類和階梯相結合的自來水價格機制自2011年初實施至今接近四年,特區政府去年委託澳門大學進行了自來水價格機制成效追踪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各界普遍認同水價機制提倡多用者付更多的政策原則,並認為有需要對水價進行調整,令水價反映水資源的真實價值和珍貴程度。為此,特區政府亦委託了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按照本澳的實際情況和用水數據,評估不同水價調整方案對社會各界的影響,務求進一步加強水價機制的節水推動力。期間,特區政府亦向本澳多個社會團體、中小企業代表及商會、大型酒店及娛樂場企業介紹水價調整的原則和理念、並和各界就水價調整交流意見。經科學調查和研究、充分評估各類別水價的調整方案的節水推動力、以及了解社會各界的意見後,特區政府將於今年十一月起調整水價機制中各類用戶的水價,以提高節水推動力。
家居用水新增第四階梯 適當拉大階梯差距
家居用水方面,將繼續按用戶的用水量多少,實行累進式的階梯收費。同時,考慮到本澳的家庭人數和平均用水量的變化,將會適當地調整三個階梯的用水量。第一、第二及第三階用戶的水價分別上調約1%、3%、6%,超過九成用戶每兩個月水費支出增加低於4.5元,對絕大部分的家居用戶影響輕微。另外,為提倡多用者付更多的原則,家居用水將會新增第四階梯,該階梯的用水量為每兩個月超過80立方米,進一步拉大階梯之間的差距。
調整實施後,特區政府對各個階梯的用戶仍然有著不同程度的用水補貼:以第一階用戶為例,政府補貼約35%的水費,即每立方米補貼約2.3元;第二階用戶獲政府補貼約25%水費,即每立方米補貼約1.7元;第三階用戶獲政府補貼約15%水費,即每立方米補貼約1.1元;而第四階用戶則獲政府補貼約7%水費,即每立方米約0.4元。
特種用水水價建議貼近全成本 提倡多用者付更多
一般非家居用水方面,由於其用水性質並非生活所需,在綜合考慮原水水價升幅、消費物價指數和企業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後,每立方米水價將上調約6%,預計約六成一般非家居用戶每兩個月的水費增加低於16元,而每兩個月水費增加超過190元的則不足一成。調整後,政府向一般非家居用戶補貼約15%的水費,即每立方米補貼約1.1元。
特種用水方面,由於水費支出一般只佔特種用戶整體開支的極少部分,有關企業具備足夠的財政能力承擔全成本的水價。因此特種用戶每立方米水價上調約15%,即與全成本水價相約,一方面減少特區政府的用水補貼,另一方面反映水資源的真實價值,體現多用者付更多的原則,同時亦可推動大型企業採用更多節水措施。
節約用水需各介支持
為配合水價調整,並使各類別的用戶能夠更清楚特區政府向各用戶提供的水費補貼金額,特區政府已要求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在水費單中加入政府補貼金額的訊息。特區政府亦會繼續加強向市民介紹水價調整的方案的相關宣傳工作,並希望與各界攜手推進本澳的節水工作,構建澳門成為節水城市。
同時,為繼續鼓勵全澳家居及各行各業節約用水,積極應對鹹潮威脅,特區政府於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間再次推出「全城節水回贈計劃」,全澳用戶的用水量只要比去年同期節約一成至三成,即可獲得水費回贈。回贈金額由澳門幣30元至250元,節水越多,回贈越多。
特區政府已在最近的水費單內附宣傳單張,向全澳約二十二萬用水戶推廣「全城節水回贈計劃」,並且在宣傳單張內提供多個節水貼士,教育市民採取有效的節水方法,活動詳情可瀏覽海事及水務局網頁(http://www.marine.gov.mo)。
海事及水務局
2014年10月6日
家居用水
階梯 |
用水量 (每2個月) |
調整後水價 (澳門元/m3) |
調整前水價 (澳門元/m3) |
調整幅度 |
第一階 |
≤ 28 m3 |
4.39 |
4.35 |
1% |
第二階 |
29-60 m3 |
4.98 |
4.83 |
3% |
第三階 |
61-79 m3 |
5.59 |
5.27 |
6% |
第四階 (新增) |
≥ 80 m3 |
6.26 |
---- |
---- |
非家居用水
類別 |
行業 |
調整後水價 (澳門元/m3) |
調整前水價 (澳門元/m3) |
調整 幅度 |
一般非家居用水 |
一般工商業、政府、學校、醫院、社團及其它用水 |
5.59 |
5.27 |
6% |
特種用水 |
博彩業、酒店、蒸氣浴室、高爾夫球場、建築、公共工程及臨時用水 |
6.68 |
5.80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