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珠江口的鹹潮上溯已開始,由於今年西江上游來水可能偏少約2成,預計今冬明春水情審慎樂觀。海事及水務局已與內地相關部門提早做好應對鹹潮的各項部署,並會保持緊密聯繫,採取有效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同時,為了推動社會各界持續節水抗鹹,特區政府將會繼續舉辦多項節水推廣活動,以及加強向市民和業界宣傳再生水方面的資訊,積極推進本澳的節水工作。
降雨區域不均 上游來水偏少
根據內地水利部門通報的訊息,磨刀門水道於10月起初出現鹹潮上溯的情況。珠海最南的供澳取水口-掛定角水閘的河水鹹度於10月14日已超過15小時超於250度,但暫時尚未出現一天內連續24小時超過每升250毫克的情況。位於較上游的平崗泵站及竹洲頭泵站則暫未有受到鹹潮影響,目前尚未曾出現河水含氯度超過每升250毫克的情況。10月14日上午8時,上述兩個泵站外的河水含氯度均少於每升10毫克。
今年西江流域降雨量與多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降雨區域分佈不平均,上游平均偏少約3成,下游平均偏多約2成。西江上游骨幹水庫,包括天生橋一級和龍灘水庫等的有效蓄水量只有約4成,預計枯水期西江上游來水偏少約2成。
提早協調準備 做好蓄水部署
為及早做好今冬明春的鹹潮應對工作,海事及水務局與廣東省水利廳和及珠江水利委員會,並協調水量調度工作,並提早在汛期末做好了珠海市內各水庫蓄水工作。現時竹銀水庫的蓄水量約3,200萬立方米,約佔總蓄水量的七成,對澳輸水的南系統各水庫,包括竹仙洞水庫和南屏水庫等總蓄水量約為800萬立方米,預計10月底前將各水庫將會蓄至滿庫狀態。
現時珠海各水庫的庫容較為充足,但由於上游骨幹水庫的庫容偏少,預計春節後的鹹潮形勢最為嚴峻。海事及水務局將會與珠江水利委員會和廣東省水利廳的合作和溝通,全力保障本澳的供水安全。
節水工作漸見成效 持續推動各界節水
今年海事及水務局繼續出版《2012/2013澳門水資源狀況報告》,綜合闡述澳門整體的水資源狀況,讓社會各界對澳門水資源環境有進一步的了解,提高社會節約用水的意識。2012年本澳人口顯著增加,生活用水總量上升了約百分之三,但每日人均生活用水量則由2011年的每人每日153升輕微減少至2012年的152升,反映生活用水效率持續提高。特區政府過去一年開展了降低管網漏損的工作,並推出了全城節水回贈計劃、酒店節水計劃等多個節水項目,一年內共為澳門節約348萬立方米自來水,相當於全年總用水量的5%。
為繼續鼓勵全澳家居及各行各業節約用水,積極應對鹹潮威脅,海事及水務局於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間再次推出全城節水回贈計劃,全澳用戶的用水量只要比去年同期節約一成至三成,即可獲得水費回贈。回贈金額由澳門幣30元至250元,節水越多,回贈越多。
多方面加強宣傳 積極推廣再生水
開展利用再生水是本澳未來在開源節流方面的重點工作項目,為了增加公眾對再生水的認識,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由今年10月至明年3月期間將會聯同多個民間團體舉辦“再生水社區巡禮”活動,透過再生水的實體模型、再生水管材及設備展覽、攤位遊戲、展板等方式,以輕鬆、互動的形式向市民大眾介紹再生水的生產過程、常見用途、世界各地再生水開發利用的情況和經驗等,逐步加深民眾對於再生水方面的認識。
針對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的住戶,工作小組將會於11月開始派發再生水宣傳小冊子,讓住戶和裝修及工程人員了解大廈內再生水管材和設施、再生水的用途等的相關資訊。海事及水務局並將於10月20日與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共同舉辦樓宇雙管道接駁實務的培訓工作坊,以理論及實務操作,讓本澳的水喉匠及裝修業界技術員工了解樓宇雙管道供水系統設計、藉此掌握常用喉管的接駁方法和維修技術,以加強業界對樓宇雙管道供水系統的認識。
海事及水務局將會繼續從多方面加強本澳的節水推廣工作,並呼籲各界共同響應和支持,共同參與節約用水的工作,攜手構建澳門成為節水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