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再生水(中水)

(為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與規範中的表述,本澳於2025年起以“再生水”取代“中水”作表述。)

更新日期:12/03/2025

快捷目錄:

一、背景 二、再生水簡介 三、目標 四、應用區域及用途 五、基建設施及佈局
六、再生水管 七、再生水水質 八、再生水價格 九、常見問題 十、圖文包

一、背景

(一)水資源匱乏

  • 澳門水資源匱乏。澳門所需的原水中,絕大部分源自西江,由珠海輸送給澳門。近幾年,珠海向澳門輸送的原水佔澳門所需原水的比例高達99%。

  •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西江上游2020-2022年連續三年出現偏旱的情況。同時,西江流域社會發展,水利發電、航運物流、農業灌溉、生態環保等方面的用水需求也在持續增加。西江的水資源正面臨越來越大的需求壓力。另外,隨著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完工,以及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進入建設實施階段,西江作為兩大工程的主要水源,其水資源正面臨日益增長的需求壓力。

  • 為保障澳門供水安全,除了依靠國家的大力支持外,澳門也需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

  • 為此,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再生水應用項目。

(二)國家及澳門水資源相關規劃

  • 特區政府需要遵循國家的節水優先政策以及水安全保障規劃,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

  • 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提出,加大非常規水源開發力度,把非常規水源納入區域水資源統一配置。加快城市污水和再生利用設施改造建設,城市綠化等領域優先使用再生水。到2035年,珠江三角洲九市非常規水源利用量佔總供水量的10%以上。

  • 2022年1月《“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提出,加強缺水地區再生水等非常規水多元、梯級和安全利用,將污水資源化利用作為節水開源的重要內容。

  • 《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提出,推動資源回收再生,循環利用。在新城A區和人工島引入再生水應用並建設再生水處理設施。

回到最頂

二、再生水簡介

  • 再生水是污水經過深化處理後可循環利用的水,作非飲用用途,如沖廁、綠化等。

  • 再生水應用既能對寶貴的水資源作循環利用,又能減少對內地輸澳原水的需求。

 回到最頂

三、目標

澳門再生水應用條件及目標

  • 目前澳門的污水處理和收集系統發展成熟,具備條件將污水再生利用,為澳門再生水應用項目提供有利的先決因素。
  • 為長遠及有效推行再生水應用,特區政府訂立了近、中、遠期的目標。 
近期目標
(2022-2025)
  • 將再生水的技術規範及水質標準納入《澳門供排水規章》;
  • 建成路環再生水站(第一期),2026年向石排灣公共房屋及澳門大學供水。
中期目標
(2026-2029)
  • 建成人工島再生水站,向人工島、新城A、B區及黑沙環P地段暫住房供應再生水;
  • 建成路環再生水站(第二期),向石排灣公共房屋、澳門大學、偉龍馬路地段及路氹城區具備雙管道系統的場所供應再生水;
  • 再生水用水量約佔全澳總用水量5%。
遠期目標
(2030-2034)
  • 供應再生水區域逐步延伸至新城C、D、E區及路氹城區;
  • 再生水用水量約佔全澳總用水量10%以上。

 回到最頂

四、應用區域及用途

(一)  再生水應用區域

  • 考慮到再生水管網是再生水供應的主要基建設施,澳門現有舊城區基本欠缺增加再生水管道的空間及條件,故此,再生水供應的區域將會集中在已建有雙管道系統的區域,以及新發展的城區。這些區域的再生水會由兩個再生水站供應,再生水站將設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及路環。

(二)  再生水用途及用水量需求

  • 再生水將主要作沖廁用水和綠化用水。待技術成熟和條件許可後,可考慮拓展再生水的其他用途,以節省珍貴的淡水資源。
  • 特區將按不同區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需求供應再生水。預計在2026年,石排灣公屋以及澳門大學的再生水需求約2,000立方米/日。未來,在各新城區陸續完成建設後,再生水供應量可佔全澳總用水量10%以上。
  • 因應不同時期再生水需求的變化,特區將逐步擴大再生水站的供水能力。

回到最頂

五、基建設施及佈局

再生水系統的主要基建設施包括再生水站和再生水管網。由於再生水站供應的再生水來自污水處理廠,故計劃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污水處理廠及路環污水處理廠旁各興建一座再生水站。

(一)  再生水站

  • 人工島再生水站供水能力為25,000立方米/日,供水時間將配合人工島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進度,供水區域包括人工島、新城A、B、C、D、E區及黑沙環P地段暫住房。
  • 路環再生水站分兩期建設,第一期供水能力為2,500立方米/日,計劃2026年向石排灣公屋及澳門大學供水。第二期完成後,供水能力將提升至15,000立方米/日,供水時間將配合路環污水處理廠升級工程進度,供水區域除石排灣公屋及澳門大學外,將延伸至偉龍馬路地段及路氹城區。未來,人工島及路環再生水站皆可因應再生水需求擴大供水能力。

(二)   再生水管網

  • 已發展的城區普遍缺乏條件增建再生水供水設施。因此,再生水管網的鋪設集中拓展再生水站周邊新填海區和新發展區。
  • 整體再生水管網將以環狀佈局,亦會透過沿澳門大橋等通道鋪設的再生水管道將人工島及路環再生水站的供水管網連通。再生水管網鋪設會以循序漸進的形式進行鋪設,首階段已完成鋪設由路環再生水站連接至已建成雙管道系統的石排灣社區及澳門大學的再生水管網,現正配合新城A區道路建設一併鋪設再生水管網。到2034年,預計再生水管網總長度將超過100公里。

回到最頂

六、再生水管

為避免單位內錯接再生水管,再生水管道將採用與一般自來水管不同的顏色與材質以作區別。

建築物內的再生水管與自來水管的比較
水管類別 再生水管 自來水管
顏色 紫色 白色、銀灰色、黃銅色等
管材 塑料管材 銅、不鏽鋼、鍍鋅鋼等

回到最頂

七、再生水水質

再生水水質標準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而訂定。再生水水質標準將包括微生物及消毒指標等,以滿足衛生安全的要求。

不同地區非常規水源用於沖廁的主要水質參數比較表
水質參數 香港沖廁海水
澳門再生水 內地雜用水 香港循環再用水
餘氯 沒有規範 ≧1.0mg/L ≧1.0mg/L ≥0.5mg/L
濁度 <20NTU ≤ 5NTU ≤ 5NTU ≤ 2NTU
埃希氏 大腸桿菌 <5000cfu/100ml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回到最頂

八、再生水價格

(一)  定價原則

  • 水是寶貴的資源。按照 “用者付費”原則,再生水用戶需繳付費用。
  • 再生水定價將參考自來水價格訂定。再生水水價將低於自來水水價。

(二)   分類收費

  • 再生水水價將沿用自來水價格機制中的分類收費模式。各類別用戶的再生水價格將參照該類別的自來水價格訂定,而家居用戶的再生水收費則參照家居用戶第一階的水價訂定。

回到最頂

九、常見問題

1. 甚麼是再生水?
答:再生水是污水經過深化處理後循環利用的水,一般作非飲用用途。本澳再生水用途主要為沖廁、綠化用水。

2. 為甚麼要用“再生水”取代“中水”作表述?
答:就推進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的工作進程中,特區政府曾先後採用“再生水”及“中水”作表述。然而,按國家目前已出台的相關標準和規範,均主要採用“再生水”進行表述。基於此,為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與規範,採用“再生水”作表述具有必要性。

3. 舊城區會有再生水供應嗎?
答:再生水供應將會集中在已建有雙管道系統的設施的區域,以及新發展的城區

4. 再生水是代替自來水嗎?
答:再生水現階段其用途只限於沖廁及綠化,故只是局部代替自來水。再生水應用有助節約自來水,保障澳門供水安全。

5. 再生水與中水的水質有分別嗎?再生水的水質安全嗎?
答:再生水與中水的水質一致,兩者的水質標準均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而訂定,包括微生物及消毒指標等內容。再生水水質符合衛生要求。

6. 再生水需要收費嗎?
答:需要。再生水設有水錶計費。再生水收費將會較自來水低。

7. 如何防止再生水流入自來水管?
答:再生水管與自來水管採用不一樣的管材,再生水管的顏色與自來水管也會以不同的顏色來區別,管身會標示一些提醒字眼。用戶應聘請合資格的水喉匠檢查及安裝維修家中的自來水及再生水管,避免錯接。

8. 為甚麼要發展再生水應用?
答:澳門所需的原水絕大部份來自內地。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澳門對水資源的需求將會不斷上升。特區政府必須提升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水平,以保障澳門長期供水安全。

9. 再生水可以作為清潔等用途嗎?
答:不建議將再生水用於沖廁及綠化以外的用途。

10. 再生水站距離民居近嗎?會否發出臭味?
答:路環再生水站與人工島再生水站均與民居有一定的距離。再生水水質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不會引起感官不適,不會產生臭味。

11. 如不小心接觸到再生水,是否會染病?
答:澳門的再生水水質滿足衛生安全的要求。市民並不會因為接觸再生水而染病。

回到最頂

十、圖文包

-1-

-2-

-3-

-4-

-5-

-6-